纯电驱动是商用车践行“双碳”战略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目前走在混动和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的前面,但仍面临很大的技术和产业化挑战,特别是对于处在电动化最早阶段的长途重卡。 如电驱桥适合哪些车型,采用什么技术方案,以及何时能够普及,涉及成本、效率、功率密度、NVH性能、可靠性验证等诸多难点有待突破。
第二届TMC商用车动力系统论坛首先将讨论相关政策的动态和影响及商用车碳中和技术路线,然后将集中研讨混合动力和电驱动的技术路线、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问题,并展望分布式驱动和智能滑板底盘等前沿技术。
论坛电驱动专题将邀请比亚迪、上汽商用车、吉林大学、Yole Intelligence、英博尔、赛玛特、福斯、润英联及北京理工大学分享他们的最新研发成果和量产实践,以及对商用车电驱动技术趋势的研究。具体内容涵盖商用车电驱动总成的技术趋势、关键技术开发、车企的电动化发展、智行底盘及域控制 、高压高速电驱动开发、电驱桥关键技术挑战与开发、重负荷商用车专用电驱油及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等。
论坛还将组织一场高层互动论坛,以电驱桥普及的突破点为主题,邀请整车及驱动系统公司技术高层进行互动交流。
第十五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3)
暨第二届商用车动力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发展论坛
时间:2023年7月13-14日
地点:青岛东方影都会议中心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星海湾路868号
官网:www.transmission-china.org(报名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单位:中汽翰思管理咨询公司,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
TMC2023年会:电驱动、混动、驱动电机三大专题,商用车和功率半导体两个平行论坛。
110+演讲、100+展商、预计1600+参会代表
商用车论坛:22+演讲,预计400-500参会代表
电驱动相关演讲与互动论坛专题剧透
与电驱动相关的政策法规动态、影响及技术路线研究
任焕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下一阶段商用车节能低碳政策管理思路与影响研判
l 新形势下中国商用车市场低碳发展新格局
l 国际商用车节能低碳政策法规管理的底层逻辑和发展趋势
l 未来中国商用车油耗标准和积分政策管理趋势
l 商用车政策法规对不同技术路线的影响研判
张衡 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中心长:面向碳控制的商用车电动化技术路线
商用车消耗大量石油,是交通运输业中最大CO2排放源之一,同时也是公路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但同时商用车具有生产资料属性,本身重量大、驱动能量需求大等,在电动化方面有不同于乘用车的特点。报告将针对商用车面向碳中和的总体需求,提出总体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对商用车混合动力、纯电、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及其预期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碳控制目标将电动化与智能网联相结合的思路。
杨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汽战略院商用车研究总监 基于场景的商用车碳中和技术发展路径
商用车车型多元,场景复杂,是汽车产业减碳的重点及难点。目前,商用车碳中和技术发展路径尚不清晰。2022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国内外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能源企业成立国内商用车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凝聚产学研研究力量,共同开展国内首个商用车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研究。演讲将对商用车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关键阶段性成果予以汇报,将基于场景的特点及需求,对商用车低碳及零碳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评估;选取典型场景,从场景适用性、技术成熟度、技术经济性、环境减碳效益及清洁能源供给潜力等维度对14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评估,明确典型场景科学适用的碳中和技术发展路径,为商用车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靠参考。
电驱动系统技术趋势与创新
秦宬 比亚迪商用车研究院底盘部经理 商用车电驱动总成关键技术与发展
l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趋势分析
l 比亚迪商用车及电驱动总成现状
l 商用车电驱动总成关键技术发展(高度集成、高效、轻量化与可靠性设计,NVH优化)
l 商用车电驱动总成技术路径与趋势(减速器、驱动电机、电控、电驱动总成)
杨宇 Yole Intelligence高级技术和市场分析师 800km里程的纯电重卡:纯电重卡动力总成技术趋势
l 全球电动化商用车预测(2022-2027),全球商用车用功率半导体市场预测
l 电动商用车的系统架构及功率半导体应用
l 电动车高压系统的集成趋势
l 集成式电桥和全集成“滑板底盘”
l 商用车补能系统:高压充电vs换电
靳立强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商用车自动轮智行底盘及域控制技术
智行底盘技术是吉林大学团队近10年重点研发积累的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可实现车辆重载情况下的横行、斜行、直行、Oturn,Jturn等功能。所研发自动轮模块深度集成轮毂电机、线控制动、线控独立主销转向和主动悬架技术,包含主销转向总成、协同式电子制动总成、高集成度轮毂电机总成等智行底盘核心产品。结合团队在底盘动力学控制的研究积累,掌握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肩的车辆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提出了弃用传统阿克曼理论的非线性动力学稳定控制方法,并建立了包含电驱扭矩矢量控制在内的底盘域多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体系,基于此实现智行底盘超级机动、超级节能、超级稳定等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性能指标。
方伟荣 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传动系统总工程师 重卡电驱动技术及上汽商用车的电动化发展
l 卡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l 介绍上汽商用车电驱产品现状及未来设想
l 对中重卡纯电动电驱桥的型谱和切入的时机分析
l 介绍两款开发中的电驱桥的性能参数
l 介绍开发电驱桥中的技术难点
l 开发流程及技术创新的讨论
曹锋 玛特传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重卡电驱桥关键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
针对电驱桥的关键技术挑战,报告将首先介绍SMT电驱桥设计开发流程,特别是SMT在双中间轴和行星轮均载以及NVH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然后介绍SMT在变速器和电驱桥设计开发、NVH性能提升、齿轮制造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案例。如SMT设计的双电机集成重卡电驱桥为完全水平对称布局,结构新颖,完全没有偏心,减小了冲击,提高了可靠性;采用双中间轴和行星轮,提高了功率密度; 双中间轴结构采用了创新浮动原理,在保证均载的同时,提高了换挡性能。
刘宏鑫 珠海英搏尔总工程师 高速高压化高性价比商用车用电驱动系统开发
赵云辉 福斯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研发高级化学师 福斯BluEV重负荷商用车湿式电驱专用润滑油
福斯重负荷商用车湿式电驱专用润滑油有良好的抗腐蚀、抗磨损和长寿命,优异的低温启动性、传热、电学性能、绝缘材料兼容性及长持续峰值功率下的承载性能,为各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其-40℃的布氏粘度下仅为45000 mPa s,比传统GL-5 80W-90在-26℃的布氏粘度还低40%以上。
黄浩 润英联(上海)添加剂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 商用车电气化面临的挑战:如何优化润滑油添加剂配方以适配不同硬件设计
电驱专用油采用了独特的单剂技术调配而成,可提供出色的材料相容性和电学性能。通过模拟、新颖的冷热冲击试验、电机台架测试及实车道路试验,该专用电驱油展示出电气性能、材料兼容性和油冷电机散热效率的提升,及出色的硬件保护性和耐久性。报告将分享1)商用车电驱系统以及专用电驱油需求与挑战 2)专用电驱油评价体系和测试方法 3)独特的配方开发,以平衡轴齿保护和材料兼容性。
翟丽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 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关键技术设计与研究
随着车辆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发展,电驱动车辆电磁兼容和电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与传统车辆低压供电体制不同,新能源汽车采用高压供电体制,形成分布式多等级电网,新增大量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多元化电气设备电磁发射增加,电磁安全性风险增大。针对商用车大功率高电压电驱动系统宽频电磁干扰预测和抑制问题,开展多工况电磁干扰建模与仿真研究,大功率开关器件通断引起的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谐波干扰、大功率动态负载引起的瞬态强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电机控制器EMC 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该技术在商用电驱动车辆上应用,为电磁兼容及防护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整车电磁兼容强检通过率和电磁安全性大幅提升。
高层互动论坛:电驱动桥普及的突破点
主持嘉宾:整车企业技术高层或高校教授
互动嘉宾:整车及动力系统公司的高层技术专家
背 景:集成式电驱桥从结构分析在成本和效率应该具备较高的优势,但实际上目前普及程度慢。分析原因,一方面在成本上并未体现出优势,甚至比现有的产品成本更高。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电驱桥设计开发和制造面临着诸多关键技术挑战,如布置形式、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良好的冷却/润滑、良好的NVH性能、高效率、良好的换挡性能和制造等,以及缺少丰富的基础数据和经验等。 论坛将请专家对这个没有大批量生产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实现普及的建议。
具体问题(有待主持嘉宾审定):
l 存在哪些关键产品、制造技术以及产业链上的障碍?
l 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突破?
l 成本的问题如何解决?
l 大规模普及的时间表?
TMC专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
商用车动力系统版块相关专家
专家委员会
方慧平 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方伟荣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动力总成部传动系统总工程师
侯永红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
胡如现 北汽福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雷雨龙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李建秋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教授
李 胜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青岛整车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
梁 晨 三一集团重卡事业部电动化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刘 义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任卫群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新能源开发部总工程师
苏 亮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龙客车副总经理
锁国涛 康明斯中国区发动机事业部工程总监
王德成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 健 索恩格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电驱系统部电驱系统总监
王一戎 吉利商用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远程智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玉海 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
詹仁政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福庚 江淮重型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周立新 卧龙采埃孚汽车电机有限公司CTO
技术委员会
白学森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驱动系统集成技术专家、系统集成专业总师
贺 林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
李德生 蓬翔车桥总经理
李文杰 江淮汽车轻型商用车营销公司新能源商用车研究所副所长
林铁坚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程研究院院长
王书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 志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王志福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魏彦杰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变速器事业部技术总监
杨朝会 青特集团总裁助理,青特技术中心主任
阴晓峰 西华大学教授,四川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海涛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更多专家正在邀请中
TMC新产品新技术展览(部分)
HUGO BENZING GMBH & CO. KG | 南京美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 南京南高齿新能源汽车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艾尔维汽车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
艾菲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 宁海鸿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爱力德热处理(苏州)有限公司 | 乔治费歇尔金属成型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安施德汽车 | 青岛昌誉密封有限公司 |
翱图汽车零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鲍迪克(无锡)技术有限公司 | 瑞安市蓝星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股份有限公司 | 润英联(上海)添加剂有限公司 |
采埃孚 | 赛玛特传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常州富林中电工贸有限公司 | 森萨塔科技 |
忱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厦门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光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 | 山东博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磁雷革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德昌电机工业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上海立峰汽车传动件股份有限公司 |
德福埃斯精密零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莞市海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望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芯集成 |
恩福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
恩斯克投资有限公司 | 圣湖机电 |
菲尔斯 | 十堰同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费尔特兰(嘉兴)过滤系统有限公司 |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
佛山富士离合器有限公司 |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福斯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 | 苏州舜云工程软件有限公司 |
广州日弘机电有限公司 | 唐纳森(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元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杭州萧山红旗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 威格斯高性能材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合肥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纬湃科技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和骋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无锡凯伦纳弹簧有限公司 |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 无锡林泰克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无锡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皇裕精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无锡星驱科技有限公司 |
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伍尔特拜尔米(上海)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 |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雅富顿添加剂(北京)有限公司 |
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 扬州保来得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嘉实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易艾斯 |
江苏金润汽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引能仕(广州)润滑油有限公司 |
江苏君华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格洛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巨跃齿轮有限公司 |
江西乾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浙江凯蒂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
江阴林格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 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 |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
孔瑞格流体控制(苏州)有限公司 | 中车半导体 |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 |
灵思泰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创精温锻成型有限公司 |
路博润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绿传(北京)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同期活动
TMC2023年度创新技术评选
会前发布经专家评审筛选的入围技术(分为驱动系统、功率半导体、子系统零部件、开发4类),参会代表听取报告、参观展览后现场投票,敬请关注。
“科技创新、健康护航”青岛海滨健康跑
庆祝TMC十五周年,展现动力系统科技创新的活力,为参会代表提供热情互动的机会。参跑人数限定在100名以内,组委会提供高质量跑步服装,前30名奖品丰厚。代表注册后组委会将通过邮件、微信邀请参加,线上报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