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信物百年 | 山沟里的马灯,照亮民族汽车工业的奋斗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1.jpg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64集《照亮东风汽车的马灯》,听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讲述这盏马灯背后的动人故事和精神传承。

图片

1969年的秋天

湖北十堰的大山深处

突然涌来一大队

浩浩荡荡的车辆和工人

在这个仅有

100多户人家的偏远小镇

拉开了第二汽车制造厂

大规模施工建设序幕

……


一盏马灯

点燃艰苦创业激情

信物讲述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介绍,马灯,是一种能防风雨的煤油灯,是以前在贫困缺电的乡村,最常见的一种照明工具。

图片

50多年前,在东风汽车的初建时期,在那种一无厂房、二无电力的困难面前,东风人就是靠着一盏盏马灯,点燃了艰苦奋斗、敢做善为的创业激情,照亮了一个个临时的工棚,照耀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奋斗方向。 

1952年的冬天,筹备长春一汽的方案刚刚敲定,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中国这么大,光一个一汽是不够的,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当1969年二汽开始建设的时候,地点竟选在了陕、鄂、豫、川交界,位于秦岭脚下交通闭塞、人口稀少的十堰。

图片

▲二汽在十堰大炉子沟举行开工典礼

在山沟里建汽车厂,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尝试,也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在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下的现实选择。

从它在山沟沟里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一项使命:打造中国最高水平的汽车厂,建立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

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一汽厂长饶斌来了,中国汽车业唯一的学部委员孟少农来了,一汽三分之一的员工从长春来了,全国各地的汽车专业技术人员来了,十万建设大军来到了秦岭脚下的山沟里,高擎的马灯照亮了十堰这个偏远小镇。

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设施的十堰,没有电,照明只能靠马灯。没有厂房,就用干打垒、搭芦席棚的方法建造厂房,一条山沟一个厂。没有住房,建设者们就在干打垒里过渡,先生产后生活。

图片

▲第一代东风人在芦席棚车间里,靠着双手敲打出了EQ240

下雨时,芦席棚里也在下小雨。河沟的水位暴涨,人只能站在水里,铺开木板搞设计。在夜晚,他们就提着马灯继续勘察设计,在芦席棚里开发制造汽车。

1970年,在马灯精神的照耀下,第一代东风人在芦席棚车间里,靠着双手敲打出了中国的第一辆EQ240型号东风汽车,并于1975年完成了汽车工业体系的建设,将第一代越野型载货汽车——EQ240正式投产。

图片

▲二汽第一辆两吨半越野车正式投产


自主建立汽车工业体系

从大山走向世界

信物讲述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说,长春一汽结束了中国人不能造汽车的历史,十堰二汽则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主建立汽车工业体系的历史。 

在二汽的生产线上,无论军用车辆还是民用车辆都硕果累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汽成为中国第一家年产突破十万辆的汽车企业。

1992年,被称呼了23年的“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走出这一步,意味着东风汽车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市场经济的潮头,意味着企业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革。

图片


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后,变化的不仅仅是名字,更实现了从十堰到襄阳再到武汉的“三级跳”,实现了从大山向大海的跨越,东风汽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图片

虽然诞生于十堰,但东风人从来就没有把目光局限在鄂西北一隅,而是在不断实践着在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转型:把握住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东风富康成为一个时代的国民车;乘着开放的东风,2003年,东风日产成为当时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跨国合作项目;在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领域与法国、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的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成为中国汽车业中国际合作最广泛的企业。

图片

随着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东风汽车集团总部搬至武汉,建成十堰、襄阳、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在20多个城市建立了生产制造工厂,形成500千米汽车长廊,累计生产了5200 多万辆汽车,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纳税超过 5000亿元,是国家投资的300多倍,相当于再造了300个东风。

图片


精神之灯

照亮东风阔步向前

信物讲述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动情地说,百年信物、薪火相传!坚定信念、追求梦想的激情创业精神,是新时期“马灯精神”的首要内涵。

十堰,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沟,演变为今天世界知名的汽车城。东风汽车,也从当年的马灯、芦席棚、干打垒起步,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汽车企业集团。

从十堰到武汉,从二汽到东风,从军用车到民用车,再到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到处都闪耀着“马灯精神”的光芒。

图片

▲东风公司第5200万辆汽车暨岚图FREE首台量产车下线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

马灯始终是东风人心中

不灭的精神之灯

它将继续照亮东风人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来源:东风汽车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轮毂电机投资和应用热度持续走高  

zhouyu

3873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